状 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情况 2012年,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2012年,共监测781个试点村庄的空气质量状况,729个村庄空气质量未出现超标现象,占93.3%。监测天数累计共7832天,达标天数为7 280天,占93.0%。其中,二氧化硫全部达标,二氧化氮达标比例为99.9%,可吸入颗粒物达标比例为92.1%。
试点村庄1 370个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点位)水质达标率为77.2%。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86.6%和70.3%。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总氮为湖泊(水库)类饮用水源地首要超标指标。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总大肠菌群、氨氮、氟化物、锰和总硬度。
试点村庄98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点位)比例分别为64.7%、23.2%和12.1%。主要超标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湖泊(水库)主要超标指标为总氮。少数试点村庄地表水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对粪大肠菌群水质类别进行单独评价,Ⅰ~Ⅲ类占80.0%,Ⅳ~Ⅴ类占15.0%,劣Ⅴ类占5.0%。
措施与行动
【耕地保护工作情况】 2012年,下发了《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出台了《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生态管护。3月,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再建成26.7万平方千米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2012年,中央财政全年拨付资金273亿元,启动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完成了6.7万平方千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 2012年,分四批计划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431.6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80亿元,地方资金151.6亿元,用于解决7 700多万农村居民和95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2年底,已解决7 000多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展了全国部分省(区、市)农村生活排水和水源地保护调查评估,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源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进行了调查研究;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水源保护意识;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情况】 2012年,集中连片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着力增强农村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亿元,选取了25个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开展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下的农村河道和容积10万立方米以下的农村河塘清淤疏浚试点工作。2012年,已安排140个县中央资金7亿元,每个县补助500万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 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力度。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大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环境卫生监测情况】 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在全国700个县14 000个监测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农村污水、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土壤卫生、病媒生物防治以及农村学校环境卫生。通过现场调查,掌握垃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状况;采集土样12 119份进行实验室检测,对土壤蛔虫卵和铅、镉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调查中小学5 877所,掌握农村学校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通过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了解了目前农村环境卫生基本状况,为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健康危害因素,进一步采取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农村改厕项目实施情况】 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3.25亿元用于建设294.6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完成334.6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农村改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使用上了卫生厕所,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促进了群众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养成,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全国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督查】 2012年6月,对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山东、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陕西和甘肃等12个省(区、市)畜禽养殖业专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场抽查了12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并结合实地检查情况对执法系统填报情况进行了检验和抽样比对,为下一步配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畜禽养殖场(小区)专项环境执法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奠定了基础。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012年,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达到160余个、监测小区达到1 200余个,新建了由300余个定位监测试验点组成的农田地膜残留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初步搭建了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框架,在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流域及三峡库区建成了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将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统筹考虑、有机整合,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探索了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2012年,在西北、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实施了以地膜回收利用、蔬菜清洁生产、畜禽生态养殖等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组织24个省(区、市)在137个村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试点示范,全国已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达到1 500多个,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示范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减施20%以上。
【出台《关于全国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2年12月,出台了《关于全国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的重大意义、重点领域、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规范并指导全国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通过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监察工作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