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过去圭塘河被多次裁弯取直,河道变成了三面光的狭窄硬化渠道,生态自净能力较差;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禽畜粪便等直排入河,圭塘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处于劣V类,2017年被原环保部、住建部联合挂牌督办。
主要做法:近年来,长沙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河湖统领、三水统筹、四个在哪里”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大圭塘河保护与治理力度,累计投资超过85亿元。一是创新体制,长效治理,实现河流共治共护。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圭塘河流域管理办法、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及专项方案,成立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实现流域治理统一规划、统一管控,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完善日常监管考核机制,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1小时应急溢流处理等制度;倡导全民监管,在全省最早成立民间河长,民间河长队伍发展至100余人;各种环保护河组织6个,实现共治、共护、共享。二是流域统筹,精准治污,重塑长沙生命之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拆除两岸30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有效腾退河湖岸线生态空间,修复缓冲带20公里,恢复河道生态循环系统,恢复河流生物多样性;实施智慧监管,建立流域水文、水系水质、管网水力及河道防洪四套数字模型并耦合联动;圭塘河共设置了8个区级监测断面和4个在线监测断面,探索河湖管理新技术新措施。实施源头截污,对重点排口、支流水系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小区20万平方米,改造管网2.3万米,截污排口119个,新建截污管网约70公里。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建设生态蓄滞池、生态拦截沟、生态岛、培育水生植物等湿地净化工程,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再生回用圭塘河,同时,从浏阳河引水至圭塘河上游,每天为圭塘河补水约23万吨,解决了区域性、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三是有效打通“两山”转化路径,解决资金难题。出资5亿元,搭建圭塘河经营性产业平台,引入社会资本40余亿元参与投资,采取PPP、EPC+O等多种方式共同负责项目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积极对接发行政府专项债11.1亿元;沿河两岸12万平方米配套文旅商业,每年产生近亿元的经营性收入,反哺沿河维护管理等投入。
治理成效:一是水资源得到有效保障。圭塘河生态流量由治理前的1m3/s提升至2022年的3m3/s。二是水环境质量实现明显好转。圭塘河入浏阳河口断面水质由治理前的劣V类提升至Ⅲ类,入河口下游国控断面(浏阳河三角洲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自然岸线率由2014年的6%提升至2022年的85%。三是水生态环境功能得到全面恢复。治理前河道内动植物濒临灭绝,2022年,全流域共发现各类动植物425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四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治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纳入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案例。
经验启示:长沙市成立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建立“一体化”统筹机制,设立流域开发运营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开发机制,有效打通了“两山”转化路径,解决资金难题;挖掘圭塘河生态价值,形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城市内河经济带,走出一条由生态治理转变为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可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