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成果宣传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以下简称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做好攻关项目成果宣传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对于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主攻方向、增强公众信心至关重要。攻关项目作为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科技支撑保障,是落实中央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有关要求的重要基础。当前,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社会舆论较为活跃,多种观点混杂,给公众造成困惑甚至误解,影响社会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信心。加强攻关项目成果宣传既是攻关项目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展示攻关项目成果的良好窗口,更是检验攻关项目实施成效的重要标准。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人民为中心,把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当作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当作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目标,高度重视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学严谨客观的舆论氛围,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二、构建有效的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工作体系
(一)明确成果宣传内容。攻关项目成果宣传是从社会公众需求和关注的角度,将攻关项目成果转化成为科学严谨、可读性较强的宣传材料,解读阐释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焦点热点问题和分析重污染天气成因,展示攻关项目标志性成果,普及传播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二)明确职责分工。攻关项目成果宣传工作在攻关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科技与财务司负责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司负责社会舆情的监控与宣传效果评估,大气环境管理司负责宣传材料审核把关,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下简称攻关中心)负责任务落实。
(三)成果宣传基本原则。攻关项目成果宣传遵循“科学、准确、及时、权威”的基本原则。所有对外发布的成果宣传材料要求观点正确、数据翔实、逻辑严密、通俗易懂。成果宣传要体现一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对于主动以专家个人名义发布相关成果宣传材料的,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宣传材料的文字、形式和风格等可不拘一格。
(四)构建分类分级全过程工作体系。根据舆情发展态势与程度,将舆情分为重大或敏感舆情和一般舆情两类,建立相应的成果宣传问题清单,明确不同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不同性质单位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专家个人与单位、攻关中心、生态环境部等不同层级共同宣传的工作机制。强化舆情发展过程动态监测,研判趋势分阶段进行成果宣传。舆情结束后,组织开展后评估,总结经验,改进成果宣传策略,构建全过程成果宣传工作体系。
(五)建立成果宣传问题清单。攻关中心要定期总结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准确提炼公众的真实需求,梳理出重要宣传问题清单,根据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撰写形成问题口径材料,建立攻关项目成果宣传素材库,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动态更新宣传问题清单和口径材料。
(六)重大舆情工作流程。对于较为敏感或有可能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热点话题,建立快速回应机制。宣传教育司及时提出《重要舆情提示》,形成成果宣传题目建议,报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由攻关中心组织专家撰写成果宣传材料,经大气环境管理司审核把关后报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由宣传教育司统一组织以生态环境部名义对外发布。各有关方面要密切协作、24小时内完成第一次公开回应。为扩大成果宣传的影响力,第一时间组织各大媒体进行转载转播,同时,组织相关专家从不同角度撰写文章进行呼应,并根据舆情变化,快速调整宣传重点或策略,形成“一点引发、四面开花、八方呼应、分时分段”的立体宣传阵势。必要时,还可以召开媒体见面会、新闻采访报道等形式进行。
(七)一般舆情工作流程。对于社会出现的一般性大气污染治理问题,由攻关中心组织调度,组织相关专题、课题撰写成果宣传材料,经攻关中心审核后,以攻关中心的名义发布。攻关中心要制定成果宣传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攻关项目成果宣传。鼓励相关专家结合攻关项目研究成果,针对社会关注问题主动准备解读材料,经课题负责人审核或专题负责人审定后,以专家个人(课题组)或者所在单位(实验室)名义在公众号、微博、网站等自媒体或者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发布,并根据舆情发展情况,适时补充解释说明。
(八)创新成果宣传方式。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多元化的成果宣传应用方式,可制作动画、视频、漫画、电影、H5、快闪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作品,增强公众可读性和传播效率。支持开展学术辩论、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成果通报、媒体见面、公众开放等现场交流方式,以增强互动性。
(九)加强成果宣传能力建设。攻关中心要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大气环境专家,并吸纳一批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新闻学等方面的专家,组建一支全面、权威、专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宣传专家队伍。建设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宣传基地,组织公众参与大气监测、会商、治理等体验活动,大力推动科研院所、监测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等大气环境实验室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分析社会心理变化,准确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提升成果宣传的精准性和影响力。
三、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强化责任落实。在攻关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攻关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要履行监督指导责任,攻关中心要履行攻关项目成果宣传的主体责任。所有参与攻关项目的人员和单位均有做好成果宣传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专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总体专家组成员、驻点跟踪研究负责人是相关成果宣传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承担研究任务领域成果和知识,主动、积极及时开展释疑解惑,宣传普及大气污染治理规律和成效,回应公众关切。
(二)完善考核机制。将成果宣传作为攻关项目考核验收的重要指标,设置一定的分数和权重。攻关项目正式验收前,每个课题须提供不得少于3篇成果宣传材料,总体专家组成员不得少于2次专家解读,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不得少于3次专家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专题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自行安排,必要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果宣传。
(三)健全激励机制。攻关中心定期对成果宣传工作进行统计排名,并从阅读量、转载量、为公众释疑解惑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大气环境管理的支撑等方面进行考量,筛选出成果宣传先进个人和优秀课题,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于长期在成果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予以表彰,出示成果应用证明,并优先推荐申报生态环境领域相关项目、奖项和人才计划。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
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代章)
2020年2月28日
(此件社会公开)